秸稈打捆機是農民致富好幫手
近年來,秸稈打捆機的上市,慢慢的改善了焚燒秸稈的現象,同時秸稈也得到了利益化,不僅是人們的經濟狀況得到了改善,而且牲畜飼料的產量和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以往在秋收時節(jié),大部分省都進行了秸稈焚燒,焚燒秸稈時產生了大量濃煙。專家介紹說,這種濃煙中含有機氣溶膠等顆粒物,可以形成PM2.5,在很短時間內導致空氣污染加重。同時,焚燒秸稈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等三項污染指標均達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濃度比平時高出一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比平時高出三倍。
現在不論是夏收時節(jié),還是金秋十月,隨處可以看到在剛剛收割完的小麥大麥田里,往常的直接翻犁甚至焚燒場景幾乎不見了,金黃的麥茬地上只有一塊塊整齊的方捆,偶爾會看到紅色的、綠色的秸稈撿拾打捆機穿梭期間,一派繁忙過后的祥和與寧靜。
“種了大半輩子莊稼,沒有想到小麥稈子也能換錢了。”民樂縣種植大戶牛師傅一邊數著秸稈換來的鈔票,一邊樂呵呵地說。牛師傅今年承了包本村的3000畝土地種植大麥,秸稈全部打捆交售到富翔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收入達36.4萬元。他說:“種大麥劃算,1畝地除去成本收入200-300元,連小麥秸稈都換成現錢了。”
民樂縣農機局王自辭介紹說,“一個小麥墩墩(方捆)有七、八十斤到一百斤重,機手收費2.5-3元,賣出去每個是11-12元,平均每畝能打13個墩墩。今年雨水好,產量高,價格也好,種麥子很劃算。草食畜牧業(yè)發(fā)展快,養(yǎng)殖大戶和養(yǎng)殖小區(qū)對秸稈需求大。種糧農民每畝地從秸稈上多收入100元,從增收的小麥上多收入100多元。”
今年民樂縣種植小麥(大麥)32萬畝,全縣引進推廣小麥秸稈撿拾打捆機189臺,撿拾打捆小麥秸稈14.8萬噸,實現純收入近2600多萬元。
近年來,很多省份大力發(fā)展畜牧養(yǎng)殖業(yè),積極推進畜牧業(yè)機械化。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各類撿拾打捆機迅速成為廣大農民和農機手的又一個增收致富的好幫手。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一科重工版權所有:http://www.st1le.com轉載請注明出處